模拟了石油化工废气排放过程中高浓度CO2含量50%,体积分数)尾气处理场景。对伯胺和叔胺溶液进行复配,建立了兼具快速反应性能和高吸收容量的混合胺钦基纳米流体。自主设计并搭建10t/a规模陶瓷波纹板填料塔CO,吸收一解吸循环试验系统,考察了纳米流体吸收剂在陶瓷波纹板填料塔中的CO,吸收一解吸综合强化机制。研究发现,相较混合胺而言,纳米流体吸收剂最大可提升40%的吸收一解吸循环容量。提高贫液中的CO,负载会削弱纳米颗粒对吸收剂捕集CO,性能的促进作用。当CO负载达到0.4 mol/mol<1 mol胺负载0.4 molCO2)时,纳米流体吸收剂的体积总传质系数和混合胺吸收剂基本一致。体系中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液相内部形成微对流,可提升捕集体系的CO,吸收性能。但当纳米颗粒质量分数超过0.12%时,液相中的微对流和固体穿梭效应会因粒子团聚而削弱。因此,需要在循环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团聚的纳米颗粒进行分散。如何通过祸合外部扰动和内部化学分散来提升纳米颗粒分散的稳定性,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而石油化工行业也是我国工业领域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高浓度COZ废气,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5%-Z。因此,如何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碳减排,对我国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己成为实现大规模化石原料零排放利用的,必不可少的技术路径。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碳捕集技术主要分为吸收和吸附。其中,化学吸收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吸收容量大、运行稳定和技术成熟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CCUS技术之一。其中,吸收剂作为化学吸收法的核心,对于该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化学吸收剂为乙醇胺溶液,但存在吸收显热高、再生潜热大和氨基甲酸醋分解热耗高等问题,大大增加了碳捕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因此,有必要开发具有高吸收效率、高COZ负载和低能耗,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吸收体系。http://www.zbhdjx.cn/
Copyright © 2009-2023 淄博兴越工业陶瓷厂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备案号:鲁ICP备80011966号-1